首页 资讯 正文

深读|一位民营剧团团长的非遗守护

体育正文 7 0

深读|一位民营剧团团长的非遗守护

深读|一位民营剧团团长的非遗守护

龙潭四平戏剧团参加2020年戏曲(xìqǔ)百戏(昆山)盛典。 四平戏(xì)又称为庶民戏,起源于明代“稍变弋阳”的四平腔,自明后叶传入屏南(píngnán)以来,至今在当地已传16代,历400多年。2006年,由屏南县(píngnánxiàn)发起申报的四平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(wùzhì)文化遗产名录。 截至目前,屏南县的四平戏传承人共有13位(wèi),其中健在者11位,包括国家级(guójiājí)2位、省级1位、市级4位、县级4位。 屏南四平戏曾有过辉煌岁月,也历经(lìjīng)了社会变迁的洗礼。近年来,在政府的支持下,在非遗代表性传承(chuánchéng)人以及热爱非遗人士(rénshì)的共同努力下,四平戏的抢救、保护与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,但仍然任重道远(rènzhòngdàoyuǎn)。今天,我们(wǒmen)把镜头对准一位普通的民营剧团团长,讲述他与四平戏抢救与守护的故事。 东南网6月3日报道(福建日报记者 李闽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甘叶斌) 陈官购1978年参军的时候,想不到他会当上(dāngshàng)团长,更想不到的是:此团长非彼(bǐ)团长。 他今年66岁,去年9月26日,因为(yīnwèi)腰椎间盘突出,疼痛难忍,不得不动手术,被钉上16厘米的钢板(gāngbǎn)。卧榻(wòtà)20余日,手机铃声响个不停,都是团里的事。 他是省级非遗——屏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。然而,他的微信名与酒无关,而与非遗有关(yǒuguān),只是(zhǐshì)此非遗非彼非遗——“陈官购屏南龙潭四平戏剧团(xìjùtuán)”。 屏南四平戏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(dàibiǎoxìng)项目名录。陈官购是团长,龙潭村(cūn)人。 4月22日,记者见到他的时候,这位身高(shēngāo)1米8、身材瘦削的汉子弯不了(bùliǎo)腰,步履缓慢,坐车还需绑护腰。他说:“我觉得有点累。” 从前,龙潭是有(yǒu)(yǒu)传说的地方,与龙有关;现在,它还是有传说的地方,是“诗和远方”。廊桥流水人家,听(tīng)风吟,赏柿红,看雪落,待春来。 鲜为人知的(de)是,屏南四平戏诞生于此。据传,“弋阳腔”是明代后叶四大声腔之一。明末,村里名叫陈清英(chénqīngyīng)(音)的农民从江西学来,形成“四平腔”,至今已传16代,为陈姓家族传统祖业(zǔyè)。 屏南四平戏有其辉煌的(de)(de)历史,但上世纪90年代后,世代(shìdài)务农的村民纷纷涌入城镇,1000多人的村庄最少时只剩下(shèngxià)100多人。古老戏种陷入了没人看也没人学的困境,村里老艺人看着心痛。2007年2月,他们拉着主任一同找到住在县城的陈官购,说:“请帮忙把龙潭(lóngtán)的四平戏剧传承下去。” 在村民眼里,官购是一位(yīwèi)能人。2003年(nián),他(tā)从福建省燃料公司下岗,回龙潭在哥哥的酒厂工作,做起了闽派红曲黄酒。2003与2006年,这一黄酒获评福建省著名商标和福建省名牌产品,企业也被确认为宁德市农业产业化(chǎnyèhuà)龙头。 陈官购听完(wán)陈说,把他们带去见县领导。 县领导说:“官购,你自己(zìjǐ)家乡的戏曲都没人管,你作为企业家,要为家乡的事业多做(zuò)一些贡献啊,要抓一下咯。” 陈官购说:“那需要(xūyào)办一个班,把学生培养出来。” “县里研究一下(yīxià),你们(nǐmen)和县职业中专联合办班。他们负责文化教育和学生管理,你们负责艺术培训、基本功锻炼。” 官购答应了下来(xiàlái),于2007年11月13日,注册成立屏南龙潭四平戏剧团,这是闽东地区仅存的一个四平戏剧团。从此,他成为一名“团长”,次年在(zài)县里支持(zhīchí)下,于屏南职业中专校内成立屏南龙潭四平戏传习所,第一届招生(zhāoshēng)50人。 那时候(shíhòu),陈“团长”意气风发,对重振四平戏充满信心。 2009年初,县里准备(zhǔnbèi)于8月搞一场(yīchǎng)晚会,纪念甘国宝诞辰300周年。 5月26日,陈官购突然接到(jiēdào)县里一位领导的电话。 “之前联系的剧团不能来了,晚会交给你做,怎么样(zěnmeyàng)?” “这个时候叫我做,我怎么做得来?剧本还没有写(xiě)。” “没有其他人了,你不做(zuò)也得做。” 陈官购急了,立马打电话找到(zhǎodào)福建京剧院的退休著名导演李幼斌。 “老李(lǎolǐ),10天时间,帮我把剧本拿出来。” “你以为是菜市场买菜(mǎicài)啊!买菜也没那么快!” “那我没时间了怎么办?10天,先把(bǎ)大纲给我。” 10天后,陈官购拿到大纲,经审核(shěnhé)通过。随后,他找到剧团共建(gòngjiàn)单位——省实验闽剧院,请求支援。 时任副院长陈建军导演(dǎoyǎn)答应了下来,说:“官购,我们是来扶贫的,你不要提导演费啊(a)。” 就这样,他们分头行动,边写剧本、边谱曲、边导演、边排练,马不停蹄干了49天,终于把戏“做”了出来。时(shí)值盛夏,演员们一天到晚(yītiāndàowǎn)赶戏,到演出(yǎnchū)时,已有几人挂瓶。 2009年8月17日,《戍台名将甘国宝》在屏南县电影院上演。散场(sànchǎng)后,人们(rénmen)津津乐道:“30多年来,没看过这么好的戏。” 演出结束,由于经费不足,陈官购(chénguāngòu)贴补了30多万元。而且,演员49天集训的误工费还没有发(fā)。 闻知此事,屏南闽剧团老团长对陈官购说:“你(nǐ)为我们老艺人(yìrén)、艺术界争光(zhēngguāng)。这些人的工作我来做。不发工资,就是到电影院彩排、演出的两个晚上,一人发200块钱(kuàiqián),一共400块钱给他们。其他就算了。” 参加演出的(de),有四平戏传习所第一届学生(xuéshēng)。毕业后,他们四散谋生去(qù)了。这是他们参演的第一部戏,也是最后一部戏,是第一届学生,也是最后一届。 “培养了3年,出来没有固定(gùdìng)工作,怎么办?”陈官购叹息道。 陈官购排了一出戏,贴了30来万元。后来,他来到福州(fúzhōu)屏南商会,做起黄酒生意,还到武夷山当了一年酒厂厂长。渐渐地,把贴补的(de)窟窿填上(tiánshàng)了。 “你是赚一点酒钱,来养这个(zhègè)非遗。”有人说。 有了这次经历,陈官购(chénguāngòu)对四平戏演出谨慎多了。 2014年12月底,他回到屏南准备过年。县里领导找到他,说:“官购,停了这么多年(duōnián),你再(zài)不抓一下,这四平戏真会没了。” 陈官购(chénguāngòu)很犹豫。可是,他从小在这个戏窝子里熏陶出来——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二月初八,宗族(zōngzú)发起演戏,是村里(cūnlǐ)特有的文化。每当此时,农民变艺人,台上兵器在手,恰似(qiàsì)实战,环环紧扣,威猛(wēiměng)逼真;“千斤白,四两唱”,念白和唱腔抑扬顿挫,喜怒哀乐从口中流出;更有插科打诨,观众哄笑…… 他似乎没有理由不当这个“团长”。这一次,他的任务是:抢救和(hé)保护四平戏。为此(wèicǐ),他到处找项目,找资金。 “政府给一点,自己贴一点,这些年还是办成了(le)几件事。”陈官购说(shuō)。 2015年,他在县里资金支持下,请10来位四平戏老艺人集中到县城宾馆(bīnguǎn)4天,完成了《中三元》《白兔记》《反五关》等三本传统戏(chuántǒngxì)的录音(lùyīn)。 2017年,他又在县里支持下,完成(wánchéng)了(le)《赠宝带》《沉香破洞》等10本传统剧本的复排,均录像留存。 2023年,他用向(xiàng)文化部申报立项获得的5万元钱,出版了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——四平(sìpíng)戏》一书。 他还申请到20万元,于2022年在村里利用闲置(xiánzhì)房屋做起了四平戏博物馆(bówùguǎn)。 博物馆日常需要有人管理。为此,他(tā)找到乡政府说:“这是做公益的,做好(zuòhǎo)了,是乡村振兴的打卡(dǎkǎ)点,一年那么多人来参观,看馆的工资要考虑一下,不能我个人来贴了。” “今年给你(nǐ)一些补助。” 采访中(zhōng),他告诉记者:“以前,四平戏口口相传,有音乐没有谱。我打算申请项目,搞个丛书,请老艺人(yìrén)作谱。以后,年轻人有个材料学(xué)。” “自己少贴一点就(jiù)好了。”他不忘补一句,“要等有钱才来做(zuò),根本什么事情都做不成。” 近些年来,国家大力扶持濒危剧种,大大(dàdà)改善(gǎishàn)了它们的生存状况。受益于此,屏南龙潭四平戏又回到舞台中央。 2019年10月,全国高腔(gāoqiāng)优秀剧目展演在江西抚州举行,来自各地的17个(gè)剧团、19部戏参演。屏南龙潭四平(sìpíng)戏剧团是福建省派出的唯一一个剧团。 为了这趟展演,县里(xiànlǐ)拿出5万元经费予以支持(zhīchí)。陈官购带(gòudài)着20多位老艺人,包了一部大巴前往。看到其他剧团准备好的剧种介绍材料摆在专家们面前,有模有样的,他皱起了眉头:“我们不仅仅是代表四平戏,还(hái)代表福建省。” 于是,他在当地临时找人做(zuò)了四平戏宣传册,也摆到专家桌面上。虽然(suīrán)匆匆忙忙,不够精致,但还好,他们演出的《对阵·调五方》很成功,获得(huòdé)现场专家的高度评价。 那日晚上演出(yǎnchū)结束,已是9点多。陈官购和演员们在现场合影,留下了难忘的(de)瞬间。他们百感交集,但更多的是幸福和骄傲。 来抚州已经(yǐjīng)3天了。陈官购已囊中羞涩,剧团没钱再住一晚,遂包了一辆车,连夜回屏南,赶在(zài)凌晨2点前。 秋夜里,山风呼呼吼,龙潭村的柿子树红了(le)。 近年来,屏南(píngnán)龙潭四平戏剧团(xìjùtuán)越来越多地走出大山,让人们认识到其艺术魅力。 2020年,剧团(jùtuán)到昆山参加“戏曲百戏(昆山)盛典”;2021年和2024年,参加第八届、第九届福建艺术节戏剧(xìjù)会演;他们还多次赴榕城参加戏曲经典百折、戏曲“水仙花(shuǐxiānhuā)”演出活动等。 这些高光时刻,离不开各级政府的(de)保护和支持(zhīchí)。据剧团不完全统计,2020年至今,向上级申请到(dào)四平戏保护与惠民演出等经费共计200多万元。这些资金有力地推动了濒危剧种的抢救保护。 县有关(yǒuguān)部门(bùmén)介绍,近年来,县里组织四平戏剧团到省内外参加各类重要演出,在当地开展惠民演出300多场,并推动进校园传承…… 长期以来,四平戏被喻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“一朵带泥巴的古(gǔ)莲花”。陈官购的剧团(jùtuán)是一个农民业余剧团。 每位演员都有自己的生计,那是主业,而(ér)唱戏,只是业余。 陈彩云今年50岁,是(shì)剧团前台最(zuì)年轻的演员。她在龙潭村管理了一家民宿“小宅门”。 从2020年开始,每年夏天(xiàtiān),县里在龙潭村剧场进行惠民演出,为时两个(liǎnggè)月,逢此,陈彩云都有上台。 “我要靠民宿赚钱生活。如果惠民演出放在别的地方,让(ràng)我关门两个月去演,那是没办法的。在村里(cūnlǐ),我可以照顾到两头。”她说。 陈官购补充道:“演员多在福州、宁德等地打工,赚钱生活。我要调他(tā)们来(lái),得提前一个月(yígèyuè)安排,让他们请假。”而且,管理也难。“民营剧团的演员,想走就走。你给(gěi)他200元,福州长乐的给700元,他就不在你这里演。” 艺人们多已年迈,是陈官购的另(lìng)一担忧。 去年10月24日(rì),四平戏(xì)《夺图奇缘》参加第九届福建艺术节戏剧会演。落幕后,观众散去,带着点遗憾:这个戏什么都(dōu)好,可惜没有年轻的面孔…… 据了解,剧团演员大多数年龄在六七十岁。两位国家级传承人,陈秀雨已然80岁,在演出时还(hái)在后台(hòutái)帮腔,陈大并76岁,久卧病榻。 陈官购说:“带(dài)这个团,我要考虑很多。演员外出,担心安全(ānquán),要为他们买保险。在高速上,上厕所,要一个一个盯着,怕(pà)他们上错车。” 要解决这些烦忧,他认为,一定要有年轻人来学,而且要在体制上保障,不能搞业余,只有专业化(zhuānyèhuà)才行,“除非(chúfēi)有固定工作,年轻人才能安下心来学演戏。要给他们一个(yígè)稳定的基本收入,哪怕(nǎpà)只是派遣工的工资,一个月1000多块钱”。 于是,他去年给县里打了报告,希望能给20个派遣工名额。他相信:“如果能获得(huòdé)支持,有个起步,四平戏的(de)传承就有希望了。” 这些年和四平戏一路走来,陈“团长(tuánzhǎng)”体会到濒危剧种保护(bǎohù)和传承的酸甜苦辣。 为什么坚持?陈官购(chénguāngòu)说起一件往事—— 1978年,他(tā)应征入伍。那晚,村里搭起了舞台,点亮了灯,恍如(huǎngrú)白昼。舞台上,鼓声震天,四平戏老艺人们以一场戏相送,头戴盔甲、手舞刀枪,嗓音高亢、一唱众和,气势煞(shā)是雄壮…… “他们全是自发(zìfā)的。”官购被深深感动了。 去年省“九艺节”戏剧会演上(shàng),四平戏《夺图奇缘》剧照。 2024年夏,陈官购(左四)在(zài)村里博物馆(bówùguǎn)向前来开展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介绍四平戏并合影。 四平戏博物馆,使用了龙潭(lóngtán)村闲置房屋。王志凌 摄 2025年4月15日,惠民演出(yǎnchū)在龙潭村的剧场里进行。 2019年(nián)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。 (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(tígōng))
深读|一位民营剧团团长的非遗守护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